牛津文学节见闻:我的素食遐想和中国回忆

责任编辑: 520dsw.com

英国文学节诸多,“Oxford Literary Festival”(牛津文学节)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主场设在牛津大学,每年请来逾百位作家,在三月的尾声,一连八天,每天在牛津的不同学院安排约20场讲座与辩论。

事先申请了媒体证,我先到设在Exeter College里的媒体站报道,那里设有茶饮和午餐,以及聊天室和衣帽间,方便新闻工作者在每场讲座之间休息,同时也是媒体人的社交场所。

今年媒体站的午餐是素食三明治,共三个品种。素食在英国逐渐成风,我已无意间发现好几个英国朋友都是素食者。正好摄影师在为制作三明治的美食作家玛琳•沃森-塔拉(Marlene Watson–Tara)拍照,她的素食美食书籍就陈设在三明治旁。我和她攀谈,她说自己的《饮食革命:健康无油素食》已经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了。这引发我谈起Ken Hom(谭荣辉),没想到一位先生突然插话对我说:“我们5年前一起吃过饭!” 原来他是为整场文学节提供餐饮服务公司的负责人Paul Bloomfield,我和他的确5年前在伦敦一起吃过午餐,当时我们都去BBC直播Saturday Kitchen《周六厨房》现场观看谭先生做节目,然后一起聚餐。没想到5年之后机缘巧合又遇见了。

素食是今年牛津文学节的主题之一,整个文学节晚宴都提供素食。

我16年前第一次听说美国牧场里的牛屁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时,还以为是笑话,因为我一直认为汽车和飞机尾气才是罪魁祸首。不过现在越来越确认食用肉类对地球气候影响颇大。据英国一素食网站报道:“全球迫切需要改革粮食生产,因为仅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就比全世界飞机、火车和汽车产生的温室气体总和还要多…” 故此,今年文学节举办了一系列讨论素食主义的活动,一个议题是就“在环境变化、虐待动物以及为养活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而进行的斗争的三者合力之下,是否意味着除了从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或植物来源中获取蛋白质(即素食)外,别无选择”。

最近我对基督教历史很感兴趣,怀着极大的兴趣,听了Ambrogio Caiani 博士陈述天主教会在现代的历史及其与民主、民族国家、科学、文学和世俗文化等现代性的相遇。讲座结束后,他为自己的新著“Losing a Kingdom, Gaining the World: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and Democracy”(《失去王国,赢得世界:革命与民主时代的天主教会》)签名售书。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活动—— 安格斯∙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教授(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国际出版中心主任,孔子学院英方院长)对话中国作家鲁敏谈其作品《六人晚餐》,小说是文学节里唯一的中国作品。此前请来的中国/华人作家有苏童和美籍华裔作家匡灵秀(Rebecca F. Kuang)。我事先阅读了《六人晚餐》的中文版,出人意外的好看。那些细致的厂矿背景描写,以及大尺度对空气弥漫的各种气味的描述,令人惊叹 。这部小说也令我回想起自己同样充满厂矿背景的中国成长岁月,回想起那些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空气里的味道。2019年我带大女儿回广州,经过西关,那满街我曾经习以为常的气味令她捂住鼻子,我那时才惊讶原来我和女儿早已生活在另一个气味的世界里。但眼下我也发现,这些如此具体细致的中国式描写,对英文翻译是巨大的挑战。作家可以只懂一门语言,一种文化;而翻译起码要懂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

比如这段:“厂区位于城北以北的郊县,算是一块被扔地老远的‘飞地’。其空气,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不是‘空’,而是丰满、拥挤,富有包围感,它亲热地绑架一切,裹挟住所有人的鼻腔、咽喉以及肺部,有时是富足的硫化氢味儿,像是成群结队的臭鸡蛋飞到了天上,或者是甜丝丝显得非常友好的铁锈味,又或是腐烂海鱼般的氮气的腥,最不如人意的是二甲苯那硬邦邦、令人喉头发紧发干的焦油味,像一个顽皮的家伙从背后紧紧扼住你的脖子。”

这段中国读者大都能轻松读懂甚至有共鸣的文字,却是英国读者非常陌生的场景与气味。本书译者有两位 ——Nicky Harman 与Helen Wang 。安格斯 ∙ 菲利普斯(Angus Phillips)教授在现场说,他觉得此书(英文翻译版)很棒。

如果AI 将取代无数行业,我仍然疑惑AI是否能取代文学作品的翻译?因为那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诠释。

文学对话结束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在牛津大学Exeter学院举办了晚宴,约50位宾客围坐一张典型的英式长桌(常见于庄园、私立学校与牛剑)。

菜单共四道,因为文学节的素食主题,头盘和主食都提供素食与非素食两种选择。

头盘:

素食: 热梨馅配斯蒂尔顿龙蒿酱汁、芥末叶沙拉、

非素食: 玉米蟹肉裹油条、谷物芥末奶油飞燕草和苹果沙拉

主菜:

素食: 自制意大利通心粉、烤蔬菜和香草奶油、烤松子、帕尔马干酪脆饼

非素食: 烤羊肉、哈里萨辣酱烤茄子、迷迭香玉米泥、烤杏仁,

甜品: 苹果馅饼、苹果冰糕、苹果脆片

第四道: 巧克力配黑咖啡

总体而言,烹饪是地中海式风格,出品精细,选材超出英国常用食材(如茄子,玉米泥、哈里萨辣酱等)。最赞的是甜品,虽然都是苹果,但是三种花样的配搭,有新意。

文章编辑: 520dsw.com

为何“金筷子奖”能在“民以喝为天”的英国诞生?

何越:在英国,东亚美食有自己的盛典——金筷子大奖。这一颁奖不但能提高该行业在英国的地位与知名度,还能促进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英国“黑暗料理”登堂入室

张璐诗:在英格兰伯克郡的一家乡间餐厅,一道改良版本的东伦敦传统小吃“鳗鱼冻”,让我感到惊艳。

那些消失在视野里的餐厅

范庭略:餐厅见证着赴宴者的谈笑,也留下了饭局的回味。那些关张歇业的餐厅里,埋藏着挥之不去的城市往事。

厨房里的浪漫故事

范庭略:影片《法式火锅》鼓励每一位观众,要在“为时已晚”之前,尽可能地去品尝生活中的滋味。

让世界看见中餐,无法一蹴而就

苏丽雅: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三位明星中餐厅主厨,讲述他们如何在行业的复苏期保持深耕与前进。

那些关于餐厅预定的“神话”

范庭略:餐厅经营者们知道利用“物以稀为贵”吸引客人的道理,他们同时也明白,那些前来到此的客人中,有些不会再来第二次。

日本企业家荒井幹雄:制铁茶壶、茶道与中日关系

日本制铁茶壶世家传人荒井幹雄受访,谈如何通过茶会和美食,在中国传播日本文化,同时推动日本人了解中国文化习俗。

新疆风味在上海

范庭略:这些在上海扎根的新疆风味餐厅大多不追随潮流,但不难感受到他们对于故乡味道的自信,以及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相融的努力。

像古希腊人那样吃鱼

张璐诗:几年前在圣托里尼,一次致敬古希腊的佳宴让我难以忘怀。听闻伦敦新开了一家以女神“盖亚”为名的希腊餐厅,立即决定前去一试。

餐厅里的朋友与陌生人

范庭略:虽然因为经营的暗淡,餐厅对于自己的待客规矩总是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但是谁是朋友谁是陌生人,餐厅还是非常清楚的。

英国BBC庆祝“谭荣辉出镜40周年”——为何炒锅成为英国高级文化?

何越:为何一口在中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炒锅,会成为谭荣辉被英国人热爱与尊重的象征物?我花了很多年,才能明白背后的原因。